認識肝炎
肝炎即是指肝臟細胞發炎,通常由感染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病毒共有五個主要種類,分別為甲、乙、丙 、丁、戊型(又稱A, B, C, D, E)。另外,肝炎亦可由酒精、藥物、化學物或遺傳病等因素而引發。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病徵
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不一定會有病徵,若出現病徵,典型的臨床表現可包括:
- 不明顯病徵如發燒、疲倦、肌肉疼痛、頭痛、噁心及腹瀉
- 食慾不振
- 厭惡吸煙 (吸煙者)
- 皮膚及眼白變黃
- 小便顏色加深,呈茶色
- 大便呈泥土色或變淺色
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病情發展
感染乙、丙 、丁、戊型肝炎病毒後可引致慢性肝炎。若沒有適當治療,慢性肝炎可發展為嚴重的肝病,如肝硬化及肝癌。沒有治療過的慢性肝炎的典型病情發展如下:



甲型肝炎
傳播途徑
- 甲型肝炎在世界各地普遍流行
- 甲型肝炎病毒主要是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如進食受污染的食物或食水
- 與甲型肝炎患者有緊密接觸或性接觸都有可能傳播甲型肝炎病毒
預防方法
- 甲型肝炎疫苗既安全,亦能有效預防感染甲型肝炎病毒
- 注意個人、食物及環境衛生能降低感染甲型肝炎病毒的風險
治理方法
- 目前沒有藥物醫治甲型肝炎
- 成年感染者多數會出現與急性肝炎相似的病徵,而小童則沒有明顯病徵
- 甲型肝炎患者一般能自行痊癒,大部分感染症狀能於一兩個月內消除
- 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很少會致命,但亦有機會出現危及性命的併發症及暴發性肝炎,可以引致急性肝衰竭
- 感染甲型肝炎病毒不會導致慢性肝病
- 大部分甲型肝炎患者康復後終身免疫

乙型肝炎
傳播途徑
- 乙型肝炎在香港和亞洲地區非常普遍
- 乙型肝炎病毒大量存在於受感染者的血液及體液
- 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包括母嬰接觸、血液接觸及性接觸
預防方法
- 接種乙型肝炎疫苗是現時最有效預防感染的方法
- 乙型肝炎疫苗一般需要三次注射,第二和第三針疫苗通常於第一針注射後的一個月及六個月接種
- 其他可降低乙型肝炎毒感染風險的方法包括避免與他人共用剃刀、牙刷或針具,妥善處理傷口,消毒受血液污染的物品,與及進行安全性行為
治理方法
- 目前沒有藥物醫治急性乙型肝炎
- 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者可以全無病徵,但偶然會發生罕見的暴發性肝炎
- 九成以上的成年人感染乙型肝炎毒後可完全痊癒,並不會引致慢性肝炎,但小童若受感染則很大機會成為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
- 現時透過藥物可控制但不能根治慢性乙型肝炎,藥物主要的作用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複製,從而減慢肝硬化的進程、降低肝癌的發病率及延長壽命
- 乙型肝炎的藥物治療一旦開始,大部分患者需要終身服藥

丙型肝炎
傳播途徑
- 丙型肝炎病毒主要是透過接觸患者的血液而傳染,如共用注射器具、重複使用未被徹底消毒的醫療器材及輸入未經篩查的血液製品
- 丙型肝炎病毒亦可從母親傳給嬰兒或經性接觸而傳染,但並不常見
預防方法
- 現時沒有可有效預防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疫苗
- 確保血液安全及實行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可預防丙型肝炎病毒在醫護環境中的傳播
- 避免共用針筒、針具或其他易受血液污染的個人衛生用品能預防感染丙型肝炎病毒
治理方法
- 部份人的免疫反應能自行清除體內丙型肝炎病毒,故此感染後並不一定需要藥物治療
- 當患者需要接受藥物治療時,大部分能透過服用直接作用抗病毒藥物根治丙型肝炎
- 慢性丙型肝炎可引致嚴重的長期健康問題,如肝臟纖維化、肝硬化及肝癌
- 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後身體並不能產生具保護性的免疫力,若風險行為持續,痊癒者有重新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風險

丁型肝炎
傳播途徑
- 丁型肝炎病毒主要是透過接觸患者的血液或體液而傳染
- 丁型肝炎在一些地中海、非洲和亞洲國家比較普遍,在香港則極為罕見
- 母嬰傳染亦可傳播丁型肝炎病毒,但相對罕見
- 丁型肝炎病毒就像寄生在乙型肝炎病毒一般,只會在已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中發生
預防方法
- 接種乙型肝炎疫苗能預防丁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但對已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帶菌者則不能起保護作用
- 避免共用針筒、剃刀、牙刷等易受血液污染的物品及進行安全性行為能減低接觸到丁型肝炎病毒的機會
治理方法
- 丁型肝炎病毒的持續複製可以導致死亡,患者需要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
- 現時沒有抗病毒藥物能根治丁型肝炎,而療程尚未明確界定,且大多數患者在停止治療後復發
- 暴發性肝炎患者及末期肝病患者或需要接受肝臟移植

戊型肝炎
傳播途徑
- 戊型肝炎病毒在全球各地傳播
- 戊型肝炎病毒主要是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如飲用受污染的食水
- 食用來自受感染動物而未被徹底煮熟的肉類或肉製品可感染戊型肝炎病毒
- 輸入受感染的血液製品及母嬰傳染亦可傳播戊型肝炎病毒,但並不常見
預防方法
- 香港現時沒有可有效預防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疫苗
-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避免飲用潔淨度不明的水或冰及注要食物安全都能降低感染戊型肝炎病毒的風險
治理方法
- 目前沒有藥物醫治戊型肝炎
- 年青的成年感染者多數會出現肝炎病徵,而小童則沒有明顯病徵或只出現輕微病徵
- 戊型肝炎患者一般能於四至六星期內自行痊癒
- 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後的整體死亡率大概只有百分之一至二,但處於妊娠晚期的孕婦於感染後出現嚴重併發症的機會較高, 死亡率可高達百分之二十
- 免疫力較弱的人群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後,可引致慢性戊型肝炎,或需服用抗病毒藥物清除體內的戊型肝炎病毒